【价值】申家字: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作者:张洪艳 程晨奕 张浩然   新闻来源: 思政部
责任编辑:杨振文
时间:2018-10-24   浏览:1104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一个成长型的组织,更要大力提倡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各个部门立足学校大局持续贡献“战略价值和团队价值”,各个员工立足岗位持续贡献“岗位价值和增值价值”,发扬脚踏实地、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打造一个“讲贡献力”的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成长成为一个深具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创造型员工,持续助力每个人与学校的和谐共赢,科学可持续发展。

  

申家字: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知不觉她已在三全学院任教九年。同事眼中的她,朴实无华,兢兢业业;学生眼中的她,激情洋溢,亦师亦友;家人眼中的她,端庄贤淑,敬老慈幼。她就是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思政部的申家字老师,现任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学副主任。先后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河南省民办教育系统模范教师、新乡医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新乡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首届“十佳人物”、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CSSCI一篇,核心期刊四篇;主持和参与省厅级课题二十余项,其中获得省厅级奖项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一部。

雷打不动重教学

九年间,申家字老师伴随着学校的一步步发展,持续在教师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她深知教师岗位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一套教学方法。在教学上,她一直强调:“将教学放在首位,雷打不动。”她的行为也确实如此,在九年教学经历中,她没调过课,无教学事故,严格按照教学日历上课。面对紧急事情与上课冲突的情况,她说道:“上课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是老师的本职工作。”思政部的老师们评价她“对教学认真负责,兢兢业业。”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步,要做到高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方法的前期备课。对于备课,她会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将最新的时政、理论成果带到课堂里,进而让教材上的知识走进课堂,让同学们既学习了知识,又知道天下事。

在教学过程中,她注重“换位思考”,力求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为此,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上讲案例、播放视频影像资料、让学生做考研题并提问、与学生互动等等。对于考研题,她持这样的态度:“考研题与一般的思考题份量不一样,往往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容易拉进学生与‘考研’之间的距离,易于提升学生对考研的信心。”有了精心的备课和出彩的讲解,才会有好的课堂效果。一位学生对申家字老师的课赞不绝口:“申老师的课并没有枯燥的感觉,而且申老师讲课十分有激情,课上与我们有很多互动,经常能带动起课堂的气氛。”

申家字老师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同时,也不落下其他工作。虽然她在思政部老师中年龄最大,却不服老,对待工作保持着一份初心——认真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职九年来她很少午休,把挤出来的时间用在工作和科研上。对“教师”这一工作,她这样看:“教学是自己的事业,必须要把自己的事业经营好,这样才会有话语权。做大学中的老师,如果讲课不好、科研不行,那又怎样在教师这个岗位上立足?”

亦师亦友待学生

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也是教师岗位的价值所在。

谈到学生,申家字老师总会挂上一抹微笑。她对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很乐意去帮助学生。当学生来寻求帮助时,她热情欢迎,尽力挤出时间与学生沟通。对于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她这样做:先根据同学们的初步意向查一些相关资料,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去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提炼出一个好的想法,进而一点点往下进行;在之后的过程中采用QQ、电话、面谈多种方式。“每一次的沟通都会有新的进展,在这之中,最让我开心的就是看到同学们的点滴进步。”她欣慰地说。

与同学们相处的时光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缓缓讲出与学生之间的一件事:“上个月,有位同学来找我指导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在指导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孜孜以求精神,晚上十二点左右还在改项目的策划;平时只要没事,她就会来办公室找我讨论项目细节。最后,付出得到了回报,她所在的团队被评为校重点团队。”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她语重心长地说,在大学里,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而做出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哪个阶段该做什么事,并朝着目标努力。她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感慨道:“我们那时候信息闭塞,现在的同学们拿着手机就能知天下事,非常方便,生活在今天的大学生还是很幸福的,当然一定要抓住当下,不要荒废了时光。”

敬老慈幼之典范

“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百善孝为先,申家字老师对家中的老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同事看来,她是“孝敬老人的典范”。

2017年的冬天,身体本就不好的公公因病住院。在公公住院的四个多月间,她坚持每天四点早起为住院的公公做饭,之后送饭到医院。当汽车限号时,她便冒着寒风、骑自行车赶往医院。由于老人的吞咽功能丧失,她必须把食物打碎之后喂给老人,然后坐班车来学校上班。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她前往医院帮助公公做康复训练。第二天同样早起做饭、送饭、喂饭,赶去学校上班。就这样,申家字一直护理到公公四个月后的出院,并且没有耽误自己的教学安排。回忆起那段时光,她面带微笑说:“那时就在医院、家、学校三个地方三点一线往返,虽然感觉累,但都是值得的。”

申家字老师也成为了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申家字老师牢记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深刻践行教师岗位的价值准则,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