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外事部:紧扭学校战略目标 敢做国际化办学的“探路者”

作者:杨振文    新闻来源:品牌与公共事务部 外事部
责任编辑:杨振文
时间:2018-11-23   浏览:783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一个成长型的组织,更要大力提倡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各个部门立足学校大局持续贡献“战略价值和团队价值”,各个员工立足岗位持续贡献“岗位价值和增值价值”,发扬脚踏实地、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打造一个“讲贡献力”的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成长成为一个深具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创造型员工,持续助力每个人与学校的和谐共赢,科学可持续发展。

  

【价值】外事部:紧扭学校战略目标 敢做国际化办学的“探路者”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外事工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学科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校以服务转型发展为目标,深化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引进全球优势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国际化进程在逐步加快。

作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枢纽我校外事部紧扭学校战略目标,不断贡献职能部门的战略价值,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师资培训、合作办学等方面创新管理与服务,扎实务实地做好各项国际化事务工作,为我校国际化办学迈出了里程碑式的第一步。

2018年是我校在国际化道路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4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医学院校名录中,我校成功加入该名录;11月,来自5个国家的首届国际学生来到了三全学院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从获准招收国际学生到学生到校,中间只有短短的467天,但是对于外事部来说,这一刻已经等的太久!

1、强招善引,交流合作平台国际化。

对学校来说,要想加快国际化进程,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国际资源的开拓和使用。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定位,外事部将海内外资源的规模开发作为工作的重点,结合转型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主动出击,定向引进,通过多渠道与海外对口资源取得联系,在优质资源引进的第一关做足功夫。

和大多数学校一样,在国际资源引进的初期,我校遇到了资源较少、短时间难以打开局面的困境。面对这种困难,外事部一方面与国外知名高校积极联系沟通,加强资源引进的力度;另一方面转变思维,借力发展,创新合作平台和合作模式。201611月底,我校与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其丰富的海外资源,在优质资源引入、优秀人才输出、教育成果共享等多个领域快速实现突破。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外事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近3年来,我校外事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美国柯克生命研究院、海格斯大学、韩国新丘大学、中国台湾中华医事科技大学等近30余家院校和科研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美国的劳洛施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以及中国台湾义守大学、元培医事科技大学、辅英科技大学等15所海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在双方不断互访及交流中,不仅展示了我校雄厚的办学实力、丰富的教学资源、独特的校园文化,而且在科研学术合作、师资互访交流、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交流,为我校拓宽办学思路、更新管理理念、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科研创新、优化师资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外请内优,教学师资队伍国际化。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外事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渠道强力推动我校师资队伍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把国外优秀的长短期专家“引进来”,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科研思维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选派骨干教师“走出去”,培训国外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外请内优全面提高了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

20154月获取招收外国专家资质以来,学院先后聘请来自美国、韩国长短期外国专家5人,实现了外籍教师从无到有,从量到质的转变。在聘请长短期国外专家来院授课的同时,外事部又先后邀请美国加州大学、罗曼琳达大学、克莱蒙特大学、韩国新丘大学等海外高校20余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开阔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视野。为做好国际化服务与管理工作,外事部出台了《外事接待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其中,《外国专家、外籍教师管理办法》专门规定了外籍教师聘请条件,聘用、续聘及解聘的流程和要求,规范了我校外籍教师服务管理流程,为外籍教师在院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为外籍专家、教授更好地在我校工作和生活,外事部还建立外教聘期考核并定期走访外专外教制度,保障外籍教师聘期效益,受到了外籍教师的认可和好评。

在做好外国优质教师资源引进的同时,外事部还加大了我校教师国际化发展的培训力度。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先后分20批次选派约80余名教学、科研及管理业务骨干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九个国家及地区进行交流学习。

日趋活跃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为学校学科建设加强、学术氛围活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我校品牌专业和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3、多元交流,学生学习思维国际化。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守望的“初心”。在学校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到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外事部积极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开发了校际合作联合培养、交换生、暑期游学、海外留学、海外就业等外事项目,通过项目前期联系、校内宣传、手续办理和行前培训等大量细致繁琐的事务工作,先后组织20批次近百名优秀学子赴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台湾等院校交流学习。同时,积极邀请海外院校学生来我校参观交流,加深与海外高校同行的深入合作与交流,让海外学生对三全学院的文化、教育进行深入了解,为我校更好地走向国际提供可能。

为了给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外事部专门出台《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办法》,针对全校各专业学生设立对外交流奖学金,针对卓越班家庭贫困学生设立对外交流专项助学金,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极大提高了我校学生参与海外交流项目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首位学生关晓琳获资助赴台交换学习以来,我校已先后资助近百名优秀学子赴海外交流学习。随着我校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外事部今后将会创造更多机会,助力三全学子在国际化道路上开辟新天地。

今年8月,我校与美国劳洛施大学联合举办的“2018年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暑期赴美学习交流项目”圆满结束,我校师生一行五人赴美国匹兹堡参与了此次项目学习。通过本次互动交流,不仅为两校间的进一步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让老师们学习到了美方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艺术,学生们加深了对美国医护行业的认识。我校外事部主任樊永兵介绍到:“今年是两校合作开展的第三届项目,自首届师生来访交流以来,合作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搭建平台,为我校师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

对于外事工作,主管校领导王彦杰副院长表示:学校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如何紧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适应社会医疗人才需求,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应该深度思考的命题。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做强的问题!下一阶段,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海外优质合作资源拓展力度,助推学院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外事工作意义重大,它反映了整个学校国际交流的能力和水平,是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在对国际化资源的选择和对接过程中,外事部门能否科学有效地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很好的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成为对外事部门工作状态、效率、成效评定的重要标准。然而,外事部门在学校国际化办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其他部门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在某种意义上说,引进国际化资源所带来的好的教学理念、好的教学方法、优秀师资资源能否做到本土化落地,关键还要看能否将其吸收好使用好,发挥其最大化的价值。因此,在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全体三全人一定要同心同梦,同舟共济,为我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现贡献各自的价值,做出各自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