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一切为了“学”—— All For Learning

作者:张洪艳 康孟垚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杨振文
时间:2018-12-21   浏览:944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正处发展转型期的学校,近年来一直面临着各种困难和困惑,同时也面临着广大师生对于美好生活体验需求日益增长的问题。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全体三全人一直以“创造美好体验”为目标不懈努力,从师生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大到基础建设的校区规划设计,小到校园微环境的“厕所革命”,校园环境的建设改造成果日益呈现,美好体验日益明显。

  

【体验】一切为了“学”—— All  For Learning

  

2003年,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成立。2013年,我校新校区正式建成,校园主体搬至平原校区。从一片黄土到楼宇林立,从水电困难到智慧化校园,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如飞,三全学院逐步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我校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满足了师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我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的建设理念,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一切为了学生——提供现代化的学习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要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

落实到三全学院,我校坚持“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健康服务业大学”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现代化学习体验。

毫不夸张地说,图书馆是一个学校的心脏,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向四面八方输送血液。我校图书馆占地1600㎡,拥有四大分区,分别是电子图书阅览室、教室阅览室、期刊室和纸质图书阅览室。引进有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读秀学术搜索的数据库,购进了全文电子图书七万多种,学术视频1000余集,馆藏期刊120余种。图书馆一楼的朗读室,让它不再只是一个“静才能生慧”的学习场所。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要求,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大声地朗读,对其背记单词、背诵专业课等都有极大的帮助。二至五楼,还有专门为学生打造的独立的学习场所——研修室。学生可以通过预定的方式为自己申请到一处适合于研修的教室。研修室内有电子白板,方便于学生之间的问题研讨。除此之外,还有桌子底部的电源插座、热水供应区、无障碍通道、放映室、期刊阅览室的斜面桌椅、二至五楼的悬窗、每层的长椅和沙发、顶部的透明玻璃板等点点滴滴,处处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传达了学校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愿望。

三全学院的教学楼是公认的“学习之星”。走进教学楼,最显眼的莫过于一楼大厅的电子屏幕,它以服务学生、便利教学为宗旨,屏幕上有课程信息和教室使用情况,方便学生进行查看,为学生的上课、自习提供了诸多便利。双屏多媒体教室也是教学楼的一大亮点,它既照顾到了左右两侧学生的观看习惯,又提升了课堂的学习体验。其次,部分教室的桌子和椅子是可以灵活移动的,它能根据不同的课堂要求,随时排列成不同的方阵,旨在提高师生之间的对话与思辨,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三全学院致力于了“课堂革命”的一部分。此外,随处可见的电源插座、面向窗外的吧台式学习座椅、每个楼层的自主学习区也都倡导了自主、独立、思辨的学习理念。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两校区不断加大对食堂的改造力度,不仅食堂面貌焕然一新,窗口饭菜质量得以提升,同时还在餐厅专门开辟了学生自习区,自习区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的场地,也起到了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作用;居住环境方面,宿舍的暖气、空调、洗衣机,都在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生活的便利性,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除此之外,学校着手“厕所革命”,对教学区、办公区、实验楼、宿舍楼的厕所进行改造,现代化的设计,干净整洁的环境,清新怡人的绿植,对细节的追求,也展示着三全人“一切为了学”的信念和决心。

二、为了学生的“学”——着眼全面发展

三全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医学类独立学院,有着科学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这不仅体现在学校的专业类别上面,更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即“学程”,应该说课程的设置是真正关涉到人才培养的大事。在三全学院,无论是课程的选择,还是课程实施,都体现一个宗旨——为了“学”,整个课程建构就是让学生建构自己的“学程”。

我校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质量既体现在注重知识传授,又体现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此,我校采用了“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育人。三全学院的课程,主要分为专业课、通识教育两大板块。其中通识教育是一个特色。通识教育主要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实践课分别由学校、书院、学生会和社团主办,并进行整体规划。理论课则分为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科学素养与批判思维、人文修养与生命关怀、身心健康与团队协作、世界文化与历史传承、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七大板块,包括近150种课程选择,主要采用线下课和网络课的形式,其中不乏名家名校课堂。从通识课程的选择和实施来看,三全学院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一方面,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要明确自己学习的意义——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学了以后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学生自己要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能自己设计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识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下,“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刻界限和学校围墙,引发了教育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化。三全学院紧跟时代,不断地探索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坐落于三全学院西北角的实训中心,虽然外表并不出众,但却拥有丰富的资源,这里是检验与影像专业学子的宝藏。其拥有智能医学虚拟,生物医学影像暨检验技术及医学超声影像与人工智能三个重点实验室。CT,核磁共振,智能VR康复技术等医学仪器也应有尽有,仅仅是超声影像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就有仪器638件套。学校在大力支持和发展技术的同时,还聘请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图图是三全学院图书馆内的一名智能机器人,它的存在为图书馆增加了创新元素,它可以为来访者解答疑问并找到相应的书籍,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添了图书馆的科技感。这些现代化技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时代面前显得尤为重要,是显示了我校探索实施智能化的精准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三、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大家都说环境育人。不可否认,好的校园环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分重要。三全学院的校园环境没有什么“规范”,也不讲究什么“气派”,就是一个体验——为了一切学生的“学”。

三全学院的风景优美,花朵和树木种类繁多,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看见美丽的景色。图书馆的旁边坐落着琴湖,湖中种着许多荷花,在夏季,一阵微风吹来,带着荷香,飘到了正在图书馆学习的学子周围,给他们带来馨香。湖边随处可见长凳和凉亭,未来这些长凳和凉亭中将设有电源,学生不仅可以在这里驻足休息,还可以戴上电脑,在这里学习。在东操场的跑道上,常常可以看到尽情挥洒汗水的运动员们以及来锻炼、散步的学生,在这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运动的激情与能量。同时观众台上的巨大雨棚也为可能遇到的糟糕天气进行了准备,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无需担心下雨和暴晒。漫步校园,你可曾留意过三全学院的斜坡。它采用折返双坡道的设计原理,坡面宽1.2米,坡度1:12,坡势平缓,行动不方便的同学可以轻松地通过它进入学校餐厅﹑图书馆﹑闻德礼堂等一些有较高台阶的地方。行动不便的同学每谈到斜坡,都会不由赞叹,认为它是三全学院给自己的最好礼物。的确如此,每一道斜坡都是一颗爱心,都连缀着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三全学院校园中除教室、路道和运动场以外全部是草坪,这个草坪是天然学吧——学生课间躺在上面看书,风景如画。校园到处都有桌椅,就连花坛、树的围栏都做成可以坐的椅子,学生随处可以坐下来学习;室外的墙上也随处可以见到励志学习的标语。在三全学院的校园中,很少见到追逐的情景,也没有其他不文明的举止,到处见到的都是学生坐在室外椅子上、草坪上学习: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书写,也有的在电脑上作业。走进教室,也是如此:学生要么在自己的座位上自主学习,要么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以说,整个校园展现了一个“认真学习”的场景。  

一位大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才能够真正抓住教育的本质,让“学”不只是在理念上,而且体现在三全学院的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上,让三全学院真正成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