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朱光举:让青春在奉献中播撒希望

作者:杨振文 张雨欣 黄一凡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临床学院
责任编辑:
时间:2019-04-23   浏览:1123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一个成长型的组织,更要大力提倡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各个部门立足学校大局持续贡献“战略价值和团队价值”,各个员工立足岗位持续贡献“岗位价值和增值价值”,发扬脚踏实地、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打造一个“讲贡献力”的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成长成为一个深具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创造型员工,持续助力每个人与学校的和谐共赢,科学可持续发展。

  

朱光举:让青春在奉献中播撒希望

  

“这个老师可真帅”是大部分学生对他的第一印象,“这个年轻人做事很稳重”是长期接触的同事对他的评价。年轻与稳重并存,颜值与智慧齐飞,他就是我校临床学院的朱光举老师。

朱光举主要担任外总教研室实验课教学工作,兼任临床学院工会委员。他干这个工作9年,没有抱怨,没有放弃,有的是对母校数年如一日的热爱和奉献,有的是对教学工作越来越高的追求和钻研。

朱光举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2011年,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朱光举留校任教,成为外总教研室的一名老师。当年的外总教研室还没有独立的实验室,学生们上实验课要到新乡医学院本部。为了满足学校发展和学生上课的需要,创建外总实验室迫在眉睫,而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就落在了朱光举的肩上。

从八间实验室的布局设计、教学设备与仪器的置办,到近五十台解剖实验台的组装、上千器械的拆包分类与存放等,这是一项浩大而又琐碎的工程。朱光举刚走上工作岗位,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教务部实验室管理科的帮助下,他不畏困难,与同事分工协作,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终于在规定时间顺利完成了外总实验室初期创建工作。

谈起此事,朱光举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时候时间很紧张,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儿,但是现在想来却特别有成就感。”

实验室创建完成后,朱光举开始承担外总实验课的教学。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无论备课还是讲课都非常吃力。“我第一次上课讲的是认识器械,挺担心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害怕学生的问题答不上来。”回想起第一节课,朱光举印象深刻。

为弥补不足,朱光举不断学习,虚心请教,教学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在集体备课时,他会虚心的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教学方法;抽时间就会与临床一线的老师沟通,学习掌握临床上的最新进展;他还经常阅读最新文献,学习医学教学方面的最新知识,向学校的教学专家进行请教。刚入职的几年,朱光举不断给自己充电,实现了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的快速转换。

功到自然成。在不断的学习领悟和实际教学中,朱光举慢慢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比如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经常分享在医院进修学习时遇到的临床事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后通过各种教学软件比如雨课堂掌握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学习的情况等。历尽千帆,如今的朱光举对教学早已轻车熟路,不但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也得到了身边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同事刘亚楠这样评价朱光举:“朱老师年轻有思想,教学严谨,教学手段也经常创新,让教学‘因班制宜’,我们知道专升本和普本学生所储备的医学知识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朱老师会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调整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也很显著,学生之间对朱老师的课也是好评不断。”

外总教研室和诊断教研室是让学生从基础医学往临床医学转变的桥梁,只有帮助学生迅速转变角色,以医者的视角来对待医学知识的学习,才能培养出德智健全的新时代医学生。朱光举认为,“我们培养出来的是医生,面对的是患者鲜活的生命,不能有任何马虎,作为一名医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要求学生们严谨对待所学的知识。”因此,朱光举不仅给学生讲述专业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医生,在他看来这个跟专业知识同样重要。

在教学的道路上,朱光举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朱光举了解到,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们反映的动物实验课时间太短不能扎实掌握课堂所学内容的难题。为了将VR技术真正的带到课堂上,朱光举前往郑州参观学习其他院校的VR教学,不仅如此,朱光举还积极向领导汇报VR教学的便利和优点,邀请厂家带着资料和设备来校现场演示,让老师们体验亲身体验VR教学的各种优点,为将VR教学真正引入三全的教学课堂而四处奔波。为了更好地教授学生,朱光举更是深入研究VR教学,由他参与制作的VR实验教学视频获得学校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朱光举认为,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尤其是心肺复苏术(CPR),这是一个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师的“必修课”。因此,朱光举及教研室的老师们高度重视急救知识教学,亲身示范、反复演练,对同学们严格要求、寓教于乐,确保学生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仅会准确判断病患情况,更能运用熟练、正确的复苏操作拯救生命于危难之中。2018年10月19日,朱光举带领学生们参加了新乡市第二届乡村(社区)红十字协会急救大赛,个人和团队均获得一等奖。回忆起比赛细节,朱光举说:“就像《外科学》这本书现在已经是第九版,临床技能操作也必须精益求精,通过比赛可以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以后还会多多参加这类比赛的。

朱光举专业扎实、教学独特,是学生们心目中让人敬佩的好老师;朱光举年轻热情、平易近人,是学生们生活中值得信赖的好朋友。朱光举鼓励学生们考研继续深造,会跟他们分享学习经验、提供各种帮助等,他也会结合学生特点给与意见和建议,为迷茫中的学生们的指引前进方向。正因为无微不至的关怀,朱光举与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有的还成为朋友,学生毕业后也会经常联系。“我很多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也有很多学生进入医院后成为业务精英和骨干,作为他们的老师我特别骄傲。”谈到自己的学生,朱光举的眼神中闪耀着自豪的光芒

  

春播桃李三千亩,秋来硕果满神州。学校一步步发展壮大,每一个三全人都为之付出了心血,付出了年华,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朱光举无怨无悔,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三全的这片热土上,协助建立实验室,营造智慧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全身心的投身于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伟大工程,用数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表达着对母校日臻醇厚的感情。“平生所学,尽为母校发展;满腹丹心,只为哺育新花。”朱光举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