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一个成长型的组织,更要大力提倡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各个部门立足学校大局持续贡献“战略价值和团队价值”,各个员工立足岗位持续贡献“岗位价值和增值价值”,发扬脚踏实地、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打造一个“讲贡献力”的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成长成为一个深具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创造型员工,持续助力每个人与学校的和谐共赢,科学可持续发展。
王斌:我愿做学校的一颗“螺丝钉”
手机“全”天候、能力“全”方面、监管“全”过程,这是我校一名教师对自己提出的三“全”要求,看似简单,实则苛刻,但是正是因为对个人的高标准严要求,年轻的教师得以迅速成长。
这名教师就是王斌,我校资产管理部一名青年职工,主要负责两个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及仪器设备技术维修团队的组建与培养。作为学校一名普通职工,王斌像大多数人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着,很多人并不认识他,但是一遇到仪器设备故障,大家最后都会找到这个叫王斌的年轻人,在实际工作交往中留下深刻印象。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王斌的工作理念。王斌之前从未做过设备维修这种工作,刚入职时对这个年轻的新同事大家也并不看好。入职后,他迅速转变工作角色,坚持学习维修知识,苦练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真本领、真手艺,全力以赴接受这份新工作。为了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设备厂商会定期到校对任课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王斌将这种培训作为学习提高的重要机会,每次都不拉下,努力学习检修、维护保养等知识,快速提高的个人的业务能力。
正是这种“钻”的劲头,让王斌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身上丝毫没有新人的影子,工作中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好评。资产管理部的朱美贤老师回忆道:“王斌刚来的时候,光看外表,年轻帅气,我们还都以为他干不了这个工作,可是他却用实际的行动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看法。”
由于仪器设备维修比较麻烦,报修慢,耗时长,教职工没少抱怨。以前王斌经常听到这种抱怨,他为此而心急,并在工作中不断寻找着提高效率的办法。工作一段时间后,熟悉了工作的特点和流程,了解了其他学校的管理办法,征集了各级领导的意见,王斌起草了《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很好了解决了维修时间太长的问题。
新的管理办法,进一步简化了OA教学仪器设备维修流程,减少了各单位报修等待周期,建立了从无到有、日益完善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体系,让设备维修能够在有据可依、有史可查的条件下有序进行,从根本上改善了无人对接、安排缓慢、维修不及时的境况,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学仪器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效率。
王斌深知,对于一所医学院校,教学仪器设备对教学的重要性。假如仪器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不但会拖延正常的教学进度,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给师生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各种不良影响。为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王斌在工作中对自己提出三“全”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手机“全”天候,无论何时何地,一旦接到报修电话,他总是认真记录每一件报修事项,第一时间安排维修,时刻准备接受新任务;第二个是能力“全”方面,从设备维修、日常管理、操作培训到维修小组建设,能“文”善“武”是王斌的奋斗目标;第三个是监管“全”过程,所有检修工作从检修到保养以及后期的人员培训工作,王斌都会全程跟进,全权负责,确保各项工作都能进行到底。
由于维修事项繁杂,王斌常常以学校为家,挑起了全校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的重担。日复一日与精密仪器打交道,这是一个看似枯燥却时刻充满挑战的工作,不仅挑战王斌的精力和体力,还对他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技巧进行全方位的考验。出于责任与担当,每次在设备修好后,王斌都要到现场进行操作测试,向设备管理人员询问使用情况,及时总结反馈信息,在数次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才对仪器设备进行验收。正是王斌的细致入微,使得维修工人也不敢有所怠惰。
2018年暑假期间,我校互动显微镜教室进行整体维修,面对设备数量多而工程师严重不足的难题,王斌积极调配学校内外资源,与工程师深入沟通协调工作,日夜赶工,最终开学前按时完成整体维修任务;2018年寒假期间,我校对部分院系设备进行了全面维修,因为配件发货日期较晚,维修工程师就分批次来到我校。作为维修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王斌就一趟趟的往平原校区赶,由于下雪结冰,本来只一个半小时的路程,王斌足足走了3个小时。到学校后又马不停蹄赶往维修现场,全程都在维修现场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得设备维修顺利完成。
资产管理部孙爱梅主任介绍到:“设备维修工作又苦又累,王斌虽然年轻,但是人却非常能吃苦,责任心强,踏实又细心,组织和沟通能力很强,把工作交给他很放心。”两年的时间里,经王斌维修维护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累计达到1816件/套,日常维修办公设备327台/次,义务除尘电脑345台。这些数据凝结着王斌一点一滴的汗水,也是对他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一种肯定。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一颗螺丝钉虽然细小,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个的机器就无法运转了。”对于王斌来说,“螺丝钉”不仅是一个精神符号,更是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的现实追求。“我就是咱三全学院的一颗螺丝钉”这是王斌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王斌看来,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演绎别样的人生。在工作中,王斌不务虚功,不求名利,任劳任怨,干在实处,主动承担维修重担,全力以赴的扎根在维修第一线,以实干诠释了自己的使命担当,在平凡中历练自己的生命,在坚守中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