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基层风采
德馨书院“健动身心,活力三项”心理赋能活动圆满落幕
作者:张晗    新闻来源:德馨书院    责任编辑:罗凯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5-10-24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入践行“持仁心、守康健、精仁术、行孝悌、践奉献、沐书香”的德馨书院育人理念,10月22日,德馨书院在闻德礼堂前广场成功举办“健动身心,活力三项”心理赋能活动。本次活动以“心理韧性”为核心主题,聚焦于培养学生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内在稳定与复原的能力。《柳叶刀·精神病学》研究显示,规律运动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焦虑与抑郁,更能显著提升心理韧性,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学业与生活挑战。在这一科学理念指引下,我院将体育活力与心理成长有机结合,吸引了超千名学生踊跃参与,活动现场化身为充满欢笑与能量的“心灵充电站”。

活力三项,韧性筑基——在运动中开启心灵奇旅

“健动身心,活力三项”围绕“心理韧性”设计三大项目:“平板支撑耐力大挑战”“竹韵跃动”和“背篓接‘绣球’”,分别从坚持力、节奏适应性与团队协作力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在趣味挑战中锻炼心理弹性,完成一场属于自己的心灵成长之旅。

平板支撑:在坚持中锻造“心理耐力”

参赛者们以身体为支点,意志为支撑,在静止中积蓄内心的力量。场边每一次加油呐喊,都成为他们突破自我的精神动力。《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22)研究指出,此类耐力训练不仅能促进内啡肽释放,更能有效增强个体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续航力”。

竹韵跃动:在节奏中修炼“心理灵活力”

竹竿开合之间,同学们灵活调整步伐与心态,即便偶尔失误也能迅速重整旗鼓、笑对挑战——这正是心理韧性的生动体现。《心理学与健康》相关研究证实,节奏型运动有助于提升情绪调节与认知灵活性,让参与者在律动中学会“与变化共舞”。

背篓接“绣球”:在协作中凝聚“心理支持力”

选手们在接“绣球”的过程中,不仅比拼反应速度,更考验团队默契与信任。这类积极的社交互动被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认定为构建心理支持系统、提升集体心理韧性的有效途径。每一次掌声与欢呼,既是对胜利的庆贺,也是对每一次勇敢尝试的肯定。

同学说:在心灵奇旅中收获释放与成长

“这不像比赛,更像一次全班共同参与的‘心灵奇旅’!”2024级护理学专业的郭晨淼同学分享道,“没有输赢的压力,只有一起流汗、一起欢笑的轻松。我不仅在运动中释放了自己,更在团队里感受到了支持——这大概就是心理课上讲的‘韧性成长’吧。”

“健动身心,活力三项”不仅是一场体育趣玩赛,更是一堂围绕“心理韧性”设计的集体成长课。同学们在坚持中磨练意志,在节奏中学会调适,在协作中构建支持,真正实现了“体魄强健”与“心理强韧”的同步提升。

未来,德馨书院将继续深化“体育+心理”融合育人模式,以“心理韧性”培养为重点,策划更多有助于学生内在成长的品牌活动,为每一位学子的全面发展注入持续而稳定的“心”动力,陪伴他们在人生的各类赛场中——勇敢跃动,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