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河南教育新闻网】豫北医学院:访祥符古调,续豫曲华章
作者:闫童 关若桐    新闻来源:豫北医学院    责任编辑:张鑫阳   浏览次数:13   发布时间:2025-07-17

为深入探寻豫剧之母祥符调的艺术本源,推动青年力量接续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624日至630日,豫北医学院崇德书院赴新乡“访祥符古调,续豫曲华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在郑州、新乡多地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实践团来到郑州博物馆豫声豫调展厅。成员们细致观摩了精美戏服及其纹样,学习了阎立品等流派传承人的艺术成就与革新精神。这不仅深化了实践团成员对豫剧及祥符调艺术价值的认知,更坚定了其弘扬中原传统文化的信念。

实践团还来到新乡市封丘县清河集村祥符剧院,深度访谈了传承人关小凤及其女儿张聪。通过探讨祥符调“七项基本功”的核心精髓、独特韵味及其在戏曲小品等现代形式中的创新实践,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传承人的赤诚与担当,认识到守护非遗就是守护文化自信,需在坚守传统与拥抱时代中寻求发展。

在封丘祥符剧院,实践团开展了戏曲行当研习活动和唱做特训。在关小凤老师的指导下,成员们深入剖析生、旦、净、丑四角艺术特质,重点研习刀马旦中的花木兰、小生及《三上轿》中的媒婆的程式化演绎精髓,并实际体验了三类角色戏服装扮。通过一对一矫正指导,成员们切身感受戏曲“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美学原则,体悟到非遗传承中“口传心授”的技艺温度。

630日,实践团成员分赴各自家乡的社区、乡村及小学校园。他们通过认知调研了解民众知晓度,化身文化普及者讲述祥符调历史与艺术特色,并在小学开设趣味课堂。这不仅有效拉近了民众与祥符调的距离,更在基层和校园播撒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本次实践以多元形式,构建了“探源-承艺-传薪”的完整链条。实践团成员不仅系统挖掘了祥符调“七功”技艺与流派脉络,更以创新思维推动戏曲小品创作、乡土问卷联动、少儿戏曲课堂等活化传播,展现了当代青年守正创新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

相关链接:

河南教育新闻网:https://news.haedu.cn/dishijujiao/xinxiang/2025/0710/130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