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学校要闻
NEWS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我校引发强烈反响
作者:文/王玲玲整理 图/岳文涵    新闻来源:学校各单位    责任编辑:王玲玲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5-09-03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我校师生热切关注大会盛况,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收听收看直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我校师生强烈共鸣,阅兵仪式盛大的场景激发了广大师生爱国热情,大家结合自身工作与学习畅谈感想体会。

党委书记李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催人奋进,既是以史鉴今的启示录,也是继往开来的宣言书。下一步,豫北医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作为“开学第一课”和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历史为课堂、以创新为桥梁、以担当为使命,系统推进思政育人模式创新。通过深化课程建设、拓展实践载体、构建协同机制等举措,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从中汲取百折不挠的韧劲和迎难而上的勇气,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砥砺奋进,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院长李琼: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鹰呼啸的场面,令每一位观礼者心潮激荡,也更让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深切体会到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代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一所医学院校,我们将把抗战精神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通过历史讲述、实践体验与专业课程结合,引导学生从苦难辉煌中汲取信念力量,锤炼精湛医术、涵养厚重医德,真正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能奉献的仁心医者,为健康中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坚实的青春力量。”

崇德书院党委书记马苏娟: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步伐整齐的军队,大国重器的轰鸣,老兵胸前的勋章,每一帧画面都是鲜活的“国家名片”,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家国”二字的深刻内涵。作为一名深耕基层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将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真正把对祖国深沉的热爱转化为加快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赓续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勇担重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范艳香:亲历2025年大阅兵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心潮澎湃间更添深刻感悟。此次阅兵的时代坐标尤为特殊——正值中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阶段,亦是人民军队向着建军百年奋斗目标铿锵迈进的重要节点,也标志着我国国防力量实现了从“跟跑追赶”到“定义世界一流”的历史性跨越,让每一位观者都深切感受到大国底气与强军自信。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者,我们当以高度的职业历史自觉,深挖抗战胜利80周年背后的民族记忆与精神密码,主动将强国强军伟业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让 “强国有我、强军有我”的信念在青年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德馨书院党委书记卢明臣:伟大抗战精神是民族危亡时淬炼的精神丰碑,承载家国担当、凝结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教育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以历史为教材,用鲜活的抗战故事串联起民族的抗争记忆,让学生们在具象的历史场景中触摸先辈的赤诚与无畏;深入解读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引导学生读懂“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更读懂“团结奋斗才能自强”的时代真理,让爱国情怀扎根灵魂深处,让强国之志激荡青春胸膛。

智行书院党委书记李印省:将士们坚毅的目光与铿锵的步伐,彰显了忠诚与担当,这正是我们开展思政主题教育活动的核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我们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宿舍,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倾听与理解中建立信任、为学生发展提供情感支持;参与学生的成长过程,做青年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与发展目标;深化学生工作改革,做学生工作的“热心人”,要主动走近、积极参与、悉心指导青年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学第一课等形式,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凯:今日,我们国际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盛景!九三阅兵不仅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对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来说,此次观看阅兵是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契机,更能理解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执着守望。阅兵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冲击、心灵震撼,更是一份重若千钧的责任与使命。学院定将这份震撼与感动化作推动国际教育事业的动力,全力培育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让他们架起中外沟通之桥,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和平发展添砖加瓦!

精诚书院辅导员张琳琦:这场盛大的阅兵式展现了国家的强大与军队的威武,更传递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深刻主题。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抗战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力量和艰苦奋斗品质,正是当代大学生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抗战历史融入主题班会、课程思政和谈心谈话,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品质,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日新书院辅导员张聪聪:伟大抗战精神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精神纽带,作为书院辅导员,我将把抗战精神融入“开学第一课”设计,通过分享阅兵震撼瞬间、解读抗战历史故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日常思政工作中,依托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等载体,推动抗战精神与学风建设、实践育人结合,鼓励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学习动力。

2024级精诚书院康复治疗学36班吴家琪: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历史永不能遗忘,吾辈新时代青年,应从革命先烈的奋斗牺牲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前进再前进。作为当代医学生,我们应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前进动力,竭力学好自己的的专业知识,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救死扶伤,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2023级来自尼日利亚的国际学生李佳:这是我第一次观看中国的阅兵,完全被震撼到了,实在是太酷了!作为国际学生,我真切希望中国与尼日利亚的友好关系能不断深化,我们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传递中国爱好和平、共同发展的理念,也让尼日利亚及更多国家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