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顶端新闻】豫北医学院日新书院:寻访红旗渠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作者:张聪聪 朱纯芝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梦南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5-09-12

  为深植红色基因,熔铸时代担当。6月19日至27日,豫北医学院日新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张聪聪、徐丹、赵豪琛的带领下,赴河南安阳红旗渠开展实地研学。学子们以脚步丈量历史丰碑,以行动诠释为民初心,通过“观史、砺志、践行、传薪”的立体实践,于历史深处叩问信仰,于时代前沿淬炼青春。

  回望历史:馆藏史诗叩初心 

  峥嵘岁月铸丰碑 步入红旗渠纪念馆,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开山钢钎,无声诉说着“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壮举。队员们凝神于“凌空除险”雕塑前,仿佛听见绳索摩擦绝壁的铮铮锐响,目睹青年突击队员以血肉搏击危崖的惊心动魄。“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与“重新安排河山”的誓言交织碰撞,使队员们深刻体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内核。这一跨越时空的精神图腾,化为指引前行的不灭灯塔。 

  立足当下:洞壁千凿砺初心 

  誓言铮铮映丹心 烈日炙烤太行山脊,实践团徒步抵达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指尖轻抚斑驳洞壁,三百名青年以血汗刻凿的痕纹如大地掌纹般苍劲,无声诉说着艰辛与豪情。仰望绝壁之上的水渠,“崖当房,石当床”的场景令众人肃然起敬。青年洞前,突击队员仅凭简陋工具,历时17个月凿穿山脊的奇迹,镌刻着“人民至上”的信仰丰碑。面对“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队员们誓言如雷:“传承先驱遗志,筑牢健康之基,守护苍生安康!” 

  展望未来:扁担挑月话传承 渠水长流启新章

  实践团专程拜访83岁的建设者张爷爷。老人展开褪色劳模奖状,动情讲述“一根扁担挑日月”的岁月:“箩筐里盛满信念,汗珠汇成滋养后代的甘泉。当年用脊梁顶起大山,只为子孙喝上甜水!”谈及青年使命,他眸中迸发炬火:“渠水奔涌六十载,这根接力棒已交到你们手中!”字字千钧,如重锤敲击心坎,为队员们刻下永恒的时代坐标。 

  躬身实践:急救薪火传万家 仁心化盾护苍生

  走进林州市社区广场,实践团开展“心肺复苏进万家”志愿服务。队员严谨跪地示范胸外按压,指令清晰,动作精准。白发老者凝神学习,孩童模仿有模有样。居民成功操作赢得热烈掌声。“昔日凿渠引活水,今朝传技护生命”——红旗渠“无私奉献”的基因,在此刻化为医学生守护生命的坚实盾牌,彰显医学人文的永恒价值。 

  育苗行动:精神薪火植心田,红色基因代代传

  实践团深入林州市第九小学,为百余师生宣讲红旗渠精神。“十年九旱”的困苦、“一锤一钎一双手”的壮举,令孩子们屏息凝神。当投影再现青年突击队员悬空排险的画面,教室惊叹连连。面对“为何不怕死”之问,队员肃然回应:“因他们心中装着子孙后代的甘泉!”五年级少先队员王小雨高举手臂:“我要做新时代的‘小铁姑娘’!”校长感慨:“太行山崖的每一道凿痕,都是铭刻民族脊梁的精神坐标!” 此次社会实践让学生们更加坚定“医者仁心、服务人民”的职业信念,为未来的医学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关链接:

顶端新闻

 https://m.topnews.cn/news/145BD4E045B14878?categoryId=31&trace=eyJ1X2lkIjoxMjY3Njd9%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