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顶端新闻】豫北医学院崇德书院:崇德载道传非遗精粹,汴地凝心谱文化新章
作者:王慧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雅楠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5-09-12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豫北医学院赴开封探寻古艺寻真意,守护遗风守匠心非遗实践团于6月20日至6月27日奔赴开封,开展了为期7天的“崇德载道传非遗精粹,汴地凝心谱文化新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探秘皮影馆,传承匠心韵

实践活动首日,实践团来到大宋皮影博物馆。第五代非遗皮影传承人兼大宋皮影博物馆馆长赵泓铭先生向实践团讲述皮影的起源、发展和制作过程。讲解过程中,赵馆长特别强调:“皮影制作需经过选皮、雕刻、上色、缀结等二十余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丝毫马虎。”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实践团的每一位队员,使队员们领悟到了皮影制作过程的艰辛与不易。

实践团队员李玥寒亲身体验了制作简易猴型皮影,对皮影进行缓慢地雕刻和上色,成功地完成了一副简易的猴型皮影。通过观赏与亲身体验皮影戏,队员们强化了对皮影文化的认同感。

对话传承人,守正与创新

为更深入地探寻非遗传承的脉络,实践团来到了天义德木版年画艺术馆,第四代木版年画传承人张廷旭老师详细介绍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从雕版、选材到印刷,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匠人的心血。“一块好的木板要经过多次打磨,刻刀下的线条粗细都得讲究,这样印出来的图案才有神。”传承人说道。当谈到如何与木版年画结缘时,张廷旭老师轻抚案头一块已有百年历史的梨木板,娓娓道来:“当时木版年画面临着失传,为了把木版年画传承下去,我就跟着父亲学习木版年画。那时候没有图纸,他刻木板的时候,我就趴在旁边看,刀怎么磨、线怎么走,全靠眼睛记、心里悟。”随后,实践团来到朱仙镇居委会,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老年人表示木版年画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寄托;一些年轻人则表示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将木版年画融入现代生活,既能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非遗进校园,传承润童心

传统文化传承离不开青春力量的注入,实践团成员来到位于开封市祥符区的晨光小学,开展了主题为“薪火相传润童心,非遗文化校园行”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知识讲解、问答与皮影制作手工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实践队员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生动的沉浸式文化课堂,以孩子们熟悉的《葫芦娃》和《孙悟空》等动画片为切入点,介绍这些动画片的人物造型很多都借鉴了皮影戏的艺术特点,这一种讲解方式瞬间点燃孩子们的热情。在手工实践环节,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皮影制作、香囊香料配置等非遗技艺。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完成作品时的灿烂笑容,展现出非遗文化独特的吸引力。

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队员们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未来,实践团将继续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相关链接:

顶端新闻

https://m.topnews.cn/news/145BD4E045B14E76?categoryId=31&trace=eyJ1X2lkIjoxMjY3Njd9%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