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学校要闻
NEWS
我校“为爱挽袖 以青春之名”公益宣讲活动圆满举行
作者:文/王子涵 图/罗凯    新闻来源:学生处    责任编辑:裴淑雅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5-11-07

秋阳送暖,爱心涌动。2025年11月6日上午,以“为爱挽袖 以青春之名”为主题的无偿献血公益宣讲活动在闻德礼堂正式启幕。这场集“知识科普+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公益盛宴,不仅是生命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场传递大爱、守护生命的公益接力,千余名师生以热情与行动,为这个初冬勾勒出最温暖的青春图景。

热血相助,为爱正名:启动仪式庄严启幕

上午10时,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校闻德礼堂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李庚致辞,他对参与活动的师生、嘉宾及血站工作人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校始终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医学人才。他强调,“三献”行动与医者初心使命紧密相连,是诠释“生命至上”的温暖响应。他呼吁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让爱心汇聚成生命的力量,共同为“健康中国”注入青春力量。


 

新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调研员、血站负责人马云随后发言。她首先向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豫北医学院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向踊跃参与活动的师生致以崇高敬意。她说,无偿献血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靓丽风景线,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更懂得血液的珍贵和不可替代性,大家的率先垂范,将为无偿献血事业注入强大的青春力量。




亲身示范,科学解惑:宣讲环节引发共鸣

启动仪式后,新乡市中心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刘懿登台分享。他以自身13年累计21次献血、总献血量8400毫升的经历,讲述了无偿献血的深远意义。他所获得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也引发了全场师生的深切共鸣。在宣讲中,刘医师详细介绍了献血的年龄范围、献血量等基本常识,并针对八大常见误区进行科学解答,帮助大家消除顾虑。现场还发放了《无偿献血知识手册》300余份,助力科普宣传。



新乡市红十字会“三献”志愿服务队队长段华在补充发言中表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白血病的重要根治手段。18至45周岁的健康人群仅需抽取8毫升血样即可加入中华骨髓库。这份守护生命的善意,我们医学生挽起袖管就能传递。” 

趣味互动,知行合一:打卡区热闹非凡

宣讲环节结束后,报告厅外的互动体验区迅速成为校园热点。同学们踊跃参与各项特色活动:“献血100个理由”留言板前,学子们提笔疾书,“为了陌生人的生命续航”“用青春热血书写担当”等真挚话语,很快铺满了整块展板;主题拍照打卡点前,学子们手持“为爱挽袖 青春无悔”“热血滚烫 生命至上”等手牌,摆出自信的姿势,相机快门声不断,定格下一张张洋溢着善意的青春笑脸。



测血型区域前排起了长龙,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耐心引导秩序,血站工作人员细致地为每一位同学检测血型,并发放印有血型知识与公益标语的定制纪念卡。“我是O型血,传说中的‘万能供血者’,以后一定要去献血!”一名女生拿着纪念卡兴奋地对同伴说。套圈游戏区里,师生们瞄准印有献血知识的玩偶奖品,精准投掷的瞬间引发阵阵欢呼;最具创意的科普飞行棋区,学子们化身“健康棋子”,在标有“献血前需空腹吗?”“献血后能剧烈运动吗?”等问题的棋盘上前进,答对题目才能“跳级”,现场“棋”乐融融,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据统计,本次献血量6650毫升,是近年来新乡市中心血站在高校范围内组织的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双献”主题活动之一。它成功地将知识普及、互动体验与爱心实践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医学院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热情。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三献”精神教育,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中,推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常态化运行,引导更多师生成为公益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播者,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豫医智慧与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