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 学 生 访 客 校 友 信息门户
曹瑾玲:闪耀在牧野的一颗“协和明珠”
作者:王玲玲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玲玲     浏览次数:10     发布时间:2022-05-20

个人小传:曹瑾玲,女,1948年出生,北京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乡,辗转新乡化纤厂职工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工作,2012年,被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返聘,担任护理学院教学督导、国际护理培训中心主任,曾荣获“河南省优秀护士”、“新乡市‘三八’红旗手”、“新乡市巾帼建功标兵”、“新乡医学院十佳职工”、“新乡医学院‘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董事长特别奖”等荣誉称号。


五月的早晨有些微凉,74岁的曹瑾玲在衬衣外面裹了件深蓝色碎花外套。走到国际护理培训中心门前时,她习惯性看了看手机,正好是上午9点。“老伙计,又得使唤你了。”曹瑾玲拍了拍因骨性关节炎导致的有些僵硬的双腿,慢慢走上台阶,开始了每天的例行检查。

1楼到4楼,每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她都要查看一下是否能正常运转,遇到有课的实验室,也会进去听上一会儿。学生们年轻的面庞,总是带给她很多美好的想象,恍惚间,自己也回到了55年前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那时的她,不过19岁,还是“万婴之母”林巧稚口中的“小鬼”。

从北京到新乡   不变的是守护生命的初心  

曹瑾玲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她有两个梦想:老师和医生。初中时,母亲头部长了一个瘤,住院陪护期间的所见所闻,让曹瑾玲心中的天平慢慢倾向了医生。

1964年,由于家境原因,初中毕业的曹瑾玲无奈选择了读中专,报考了跟医生相近的护理专业。成绩出来后,她很幸运地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录取,这所学校重点是为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所属临床医院输送护士,我国护理界许多知名老前辈均毕业于该校。当年,该校在全国的招生人数不过50人,考上的基本上是清华附中、北大附中等名校尖子生。

中专4年,曹瑾玲如饥似渴地学习护理知识,在协和医院实习时尤为努力。“那时候,经常能碰到林巧稚、黄家驷等这些医学老前辈,他们工作严谨、生活朴素,特别平易近人,对我们这些实习生很关心,尤其是林巧稚老师,总是‘小鬼、小鬼’地叫着我。”曹瑾玲幸福地回忆着自己的青春时光。

毕业后,赶上“文革”,曹瑾玲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新乡化纤厂职工医院。从北京到新乡,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守护生命的初心:“环境原因吧,心态还好,我同学基本上都被分配到全国各地了,当时就觉得无论在哪里,只要能干护士就特别满足。”

曹瑾玲在新乡工作了55年,也与自己的护理梦谈了55年“恋爱”,并享受着这份美好。无论是退休前的护理一线,还是退休后的教学一线,她时刻用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标准”要求着自己,在为无数患者带来了与病魔作战的希望时,也把对护理的热爱深情地写在了牧野大地上。
       想让老师们成为什么样   自己得先是什么样 

“想让老师们成为什么样,自己得先是什么样。”今年是曹瑾玲在护理学院做教学督导的第10个年头,这些年,她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做员工行动的“模板”。

曹瑾玲来之后,护理学院经历了4次搬家。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昂贵,为确保所有物品不遗不漏,不损不坏,每次搬家,曹瑾玲都十分谨慎,她带头整理、打包,为每件物品写编号,然后逐个清点。尤其从老校区往新校区搬家那次,曹瑾玲带着老师们忙到深夜两点。

2020年疫情来袭,线上授课成了主要教学手段之一。这对年轻教师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更别说70多岁的曹瑾玲了。曹瑾玲的孩子都在北京,家里只有年过八旬的老伴儿,为了听课,尽好督导的责任,她反复通过电话向年轻教师请教。“从零基础到熟练玩转QQ课堂、腾讯课堂、雨课堂等,曹老师的学习能力让我们很震撼。一个多月时间,她大概听了100多次课,每堂课都认真记录、写反馈意见,她的严谨,有力地保障了线上授课质量,我们还拿到省级线上优秀课程一等奖两个呢!”护理学院教学副院长王静说。

“曹老师来了!”实训室内,听到这句话的女孩们立刻摸帽子,正衣冠,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曹瑾玲对学生严格要求,对自己更是严苛。一尘不染的护士帽、洁白干净的护士服,脸上时刻保持着甜美的微笑,是她留给身边人永远的印象。

在曹瑾玲看来,良好的护士形象可以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日常教学中,她用美学的标准要求着每一名师生。“要让大家光看你的走路姿势,就知道你是做护理的。”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不遗余力  帮助青年教长师成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曹瑾玲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总是不遗余力。“学生上课听不听,关键在教师的课堂管理。”在教学督导中,曹瑾玲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听课是曹瑾玲每天的工作之一。她的听课笔记非常工整,班级学风、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每一栏她都会非常认真地去填写,并且会有针对性地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她写的教学笔记至少要写满满两大本,也正是她对大家的严格要求,护理学院的青年教师成长都非常快。

9年前刚来三全学院时,王双双是一名实验室教辅,如今却是基础护理教研室副主任。王双双说:“刚来的时候,什么也不会,是曹老师手把手教我,帮我快速站稳了讲台;怀孕期间,曹老师特别贴心,很多工作都是她偷偷帮我干,根本不让我知道;读研最艰难的时候,是她鼓励我、安慰我。她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我们好一点,再好一点。所以在我心中,她不仅是老师,领导,更像是妈妈!

在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韩浩心中,曹瑾玲是领导,但更像亲人:“每次去新乡办事,曹老师怕我在外面花钱,总是邀请我去她家里住。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我做了一个外科手术,曹老师没少费心。那天出手术室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曹老师,她急忙朝我走来,小心翼翼查看伤口后,竟心疼地流泪了。”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如若出现了问题,曹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自己去思考、动手去解决,实在修不好,才会去找外面的公司。在她的带领下,我的业务能力提升得很快,还学会了很多设备的检修,入校第二年就获得了‘优秀教辅’荣誉称号。”说起曹瑾玲,杨天宝充满感激地说。

做有爱的教育  遇有爱的学生  

在曹瑾玲的模范作用下,严谨、求精、勤奋、奉献已经成为护理学院众多青年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学院还确立了“厚人文,精技术,重应用,可持续”的人才培养理念,近年来先后获得“河南省一流专业”、“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项目资助专业”等。目前,学校毕业生遍及北京、上海、广州及省内各大城市医院,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2022年的考研大战中,护理学院的蒋敬成功上岸,她通过视频跟曹瑾玲报喜:“不负您的期待,我今年上岸湘雅啦。曹老师,感谢您的严谨教导,让我掌握了扎实的护理知识;感谢您的慈爱与呵护,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和力量。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三全学院护理学院的,因为这里有您!”

虽说已经毕业两年了,但史新宇对曹瑾玲仍记忆犹新,他说:“印象中的曹老师特别严谨、认真,她对我们影响特别大,从她身上学到的东西至今仍让我受益匪浅。”据了解,现在的史新宇是郑州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工作以来,他勤恳认真,不断突破,把护理工作做到极致,待患者如亲人。每次抗疫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他的努力和付出不仅得到了郑州市卫健委的表彰,还被中国教育新闻网、学习强国、医药卫生报等媒体报道。

寒来暑往,一批又一批学生从护理学院走出,但曹瑾玲始终在这里,她像定海神针一样守护着护理学院,言传身教育桃李,她的一言一行,无不闪耀着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